首页>新闻资讯
Product

专家: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平衡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

食药科普大讲堂

6月27日,“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第七期活动在穗举行。该活动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南方日报联合主办,广东省执业药师注册中心与南方俱乐部承办,并在南方新闻网和南方+客户端全程进行图文及视频互动直播。

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系主任朱惠莲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朱惠莲以《正确看待与明智选择保健食品》为主题,向公众普及了与保健食品相关的科学知识。

朱惠莲指出,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也不以预防、治疗疾病为目的,不能代替药品,公众在服用保健食品的同时也要坚持正常饮食用药。

观点1

保健食品本身是安全和有效的

“服用保健食品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朱惠莲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高血压、高血糖乃至癌症发病率都在上升,亚健康状态已经成为都市人口的重要“杀手”。而在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二孩政策等背景下,老年人、儿童等对于健康需求高的群体,也对保健食品有着巨大的需求。“保健食品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已经变成了健康的代名词。”

朱惠莲表示,保健食品是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有益补充。我国的法律定义,所谓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这个定义说明,保健食品是食品,但是跟一般的食品又不同,适用于特定人群,能调节我们身体的机能,但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很多人会关注保健食品到底安全不安全、有没有效。尤其是现在有很多负面新闻的诱导下,有些人可能对保健食品存在疑虑。”朱惠莲说,我国的国家标准里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所有保健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要严格按照这个毒性评价进行评价,所以保健食品是安全的。而在有效性方面,保健食品也需要做很多的动物实验。

朱惠莲举例说,用于减肥的保健食品,一般会先诱发动物肥胖,然后看动物食用保健食品之后有没有减肥作用。包括高血糖、高血脂都要进行动物实验,有些还要进行人群评价,招募一些人对保健食品进行适时实验。“经过这样的审核可以说保健食品是安全和有效的。”

她介绍,保健食品是食品的特殊种类,介于一般食品和药品之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区分:首先保健食品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而普遍的食品主要是提供营养物质;保健食品具有规定的使用量,而一般的食品并没有规定食用量;保健食品依据保健功能的不同,有特定的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而一般的食品不会这么区分。

观点2

保健食品不能用于直接治疗疾病

“保健食品也不是药品,不能用于直接治疗疾病。”朱惠莲强调说,保健食品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和辅助的作用,而不在于治疗和预防。如果希望通过用来治疗疾病,是不对的。

她指出,我国允许申请注册的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7项,其功能中用得最多的字眼就是对疾病的辅助、改善、促进、调节、缓解、增强等作用,而不会说治疗,更不会是预防。

朱惠莲表示,保健食品主要是为了调节身体的机能,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改变亚健康状态,抵御疾病发生的风险。而药品是用来治疗和诊断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体机能,并且有疾病的适应症,有特定的用法和用量。保健食品按照规定的量使用,不会对人带来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是慢性危害。但所有药品都可能有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如何识别真假保健食品?朱惠莲介绍,辨别真假产品,第一招就是看“蓝帽子”——这是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上面有“保健食品”四个字。同时,可以注意产品包装上的保健功能介绍。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一共有27项,每一个产品的保健功能最多是2种。“如果看到功能很多,大家就要多一个心眼了。”

此外,她建议消费者还可以注意包装上有没有一些“禁忌语”,如“祖传秘方”等,这是法律不许可使用的,而且如果看到“最新技术”“最高科学”这些绝对化的话语时也要警惕,因为这些字眼在包装盒上不被批准使用,所以这些保健食品很可能是假冒的。

识别保健食品,还可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假如说一个食品没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管怎样都不能购买。而所有保健食品都有规格和食用方法的标识,应该标志“净含量/粒”“每100g有效成分”这两项指标。另外就是看生产商以及批号,在购买保健食品前,可以先在网上查询生产商的信息,判断一下它们的产品是否安全、合法。

观点3

保健食品选择要讲究个体化

“保健食品不能代替平衡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从正常的饮食中摄取营养和有益成分,这是最重要的。”朱惠莲强调说,同时保健食品选择要讲究个体化。不少家庭买回一套保健食品,都会全家一起服用,但其实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身体状况的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都是不一样的。

朱惠莲提出,选择保健食品要遵循三个原则:安全性、必要性和适用性。购买保健食品,一定要到正规的商超,确保它是安全的。同时,也要看身体是不是真的需要保健食品进行补充或者调节。此外,因为保健食品的品种很多,每一种保健食品都有适宜人群和不适宜人群,要注意其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避免带来不必要的身体损害或者是其他的损害。

她提醒说,消费者要学会看原料和功能。“比如说芦荟、熟大黄、何首乌、大豆异黄酮,不适合少年儿童、孕妇、乳母;灵芝、人参、激素,不适合少年儿童服;红曲类、以红花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不适合孕妇、乳母服用;少年儿童不适合服用抗氧化、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等功能的保健食品。”

朱惠莲强调,婴幼儿(0-3岁)不适合吃保健食品。儿童时期(3-12岁)的孩子消化功能还未达到成人水平,所以不应过早接受成人膳食。如果出现营养状况,可以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等物质。青少年时期以平衡膳食为主,可以选择改善记忆力、缓解视疲劳、改善生长发育、改善营养性贫血、促进排铅等方面的保健食品。

“很多营养素有营养作用,也有毒性作用,比如说维生素A、铁、锌等毒性都很大,如果当零食吃的话可能会不断积累,对孩子的身体会造成损害,从保健作用变成毒性作用,这就得不偿失了。”朱惠莲说。

对中老年人来说,又应该如何选择保健食品呢?朱惠莲建议,老年人可以选择辅助降血脂、血糖和血压的保健食品,但是如果有基础疾病一定要坚持临床治疗。有一些老年人觉得是药三分毒,还不如自己调理,这是不对的,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对一些慢病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特别要小心网上宣传有神效的保健食品,其中不少实际都含有化学药物成分。

朱惠莲指出,保健食品是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有益补充,健康不在于每天的保健食品,而在于每天的健康生活方式。多吃保健食品未必有益健康,甚至可能会带来营养素叠加毒性。“如果你把不同功能的保健食品叠加在一起服用,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而不是越多越好。”

【专家简介】

朱惠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系主任。现任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营养学会秘书长、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食品安全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营养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在膳食营养及其肠道菌群代谢物对慢病和大脑发育的作用及机制探讨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活动背景】

“安安有约——食品药品安全科普大讲堂”活动于2016年11月在广州成功启动。为持续强化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及认识,活动主办方紧紧围绕公众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坚持做到每月一主题、每场一名师,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未来,大讲堂将持续更新主题,邀请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这“四品一械”领域的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解析深受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致力于打造接地气、有权威、影响力强的具有广东特色的食品药品科普平台。

【延伸阅读】

现在体重超重的人很多,减肥的需求很大,相关保健食品品种也非常多。请问有哪些真的可以快速减肥又没有副作用的保健食品?

最近关于“神医刘洪斌”的新闻很火,电视上类似很多养生节目会请所谓专家宣传一些保健食品,消费者应该怎么辨别这些“专家”真假?

社会上有不少企业专门针对老年人组织会议营销推销保健食品,这种方式卖的产品是不是一定不靠谱?老年人选择保健食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