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资讯
Product

中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2017年5月)

中国食品报社 新闻部 新媒体部 社会活动部联合发布

  我国迎来首个品牌日 推动中国经济进入质量时代

  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自2017年起,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把“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振兴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制造业做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对加快质量品牌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科学地阐明了创新、质量与品牌这三个制造强国核心要素之间的关系。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点评:发展品牌经济正当其时

  设立“中国品牌日”,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标志着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锐意创新、质量精良、珍视信誉等精神财富正在成为中国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建设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涵和题中之意,也是企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目前,我国加快品牌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发展品牌经济正当其时。要提供更多消费者信得过的自主品牌产品,提振消费信心,引领新供给,创造新需求。品牌建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持之以恒地不懈努力,共同推进中国品牌迈入新时代。

  美国牛肉下半年重返中国 业内:牛肉价格战在所难免

  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美国牛肉进口中国的时间表是“最迟不晚于今年7月16日”。美国牛肉进来,中国牛肉市场的格局会变成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三国演义”,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的价格战在所难免。

  点评:且观战且反思

  中国人的收入增长大大促进了肉类消费,但国内牛肉生产商的生产却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目前,国内的肉牛大多数还是散养在农户家中,饲养方式的落后大大增加了饲养成本。而在国外养牛发达国家的牧场中,上千头牛只需几个人管理的模式非常普遍,美国甚至有28人养25万头牛的规模化牧场,成本自然降低。

  解决国内牛肉成本高的问题,不仅要加大肉牛养殖的规模化,而且要打通从牧草和饲料种植到肉牛养殖再到后端牛肉加工、销售的整条产业链,有效降低全过程的成本,才能与养牛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抗衡。

  商务部对配额外进口食糖 加征最高45%特别关税

  5月22日,商务部发布2017年第26号公告,公布对进口食糖保障措施调查的终裁决定,认定在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增加,中国国内食糖产业受到严重损害,且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与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商务部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7年5月22日起对进口食糖产品实施保障措施,对关税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期限3年,第一年税率为45%,第二年为40%,第三年为35%。

  据了解,目前我国食糖进口配额内关税税率为15%(配额外税率为50%),远低于WTO成员的平均食糖进口关税97%,其中发达国家为122%,发展中国家为55%,欠发达国家为167%。而根据各省糖协会员对于内外价差计算得出的共同诉求是,只有对进口食糖征收155.9%的关税,才能保证进口糖与国产糖的公平竞争。

  点评:国内糖企“苦尽甘来”

  国际糖价连续多年徘徊在低位,造成了食糖较高的内外价差,这给国内糖企带来了从2012年到2014年长达3年深度亏损的“苦日子”。一直以来,中国食糖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食糖价格比国际价格高出一倍多,因此即便征收50%的关税,进口食糖仍有利润空间。但是,上调税率“会抑制进口”,进口食糖与国内食糖的价格差距将缩减,进口食糖相对于国内产品的竞争力会大幅下降。

  《保健食品备案工作指南(试行)》发布 监管新格局逐步形成

  5月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发布《保健食品备案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保健食品备案是指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依照法定程序、条件和要求,将表明产品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质量可控性的材料提交食药监部门进行存档、公开、备查的过程。

  备案管理的实行,对列入保健食品原料目录内的保健食品,要求备案人按规定和程序通过信息系统逐项填写备案人及申请备案产品相关信息,提交备案申请,并对备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可溯源性负责。备案材料符合要求的,食药监部门当场备案。

  国家食药监总局将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放管服”相结合、改革与整顿并重、社会共治原则,进一步推进保健食品审评审批和备案管理制度改革,采取“公开申请、公开论证、公开结果”的方式,从维生素矿物质原料、单一原料配方和同质化配方三个层面递进式逐步扩大原料目录范围,推进和放开产品备案管理,逐步形成备案是多数、注册审批是少数的监管新格局。

  点评:监管是行业发展新动力

  随着社会发展,保健食品市场越来越大。但由于审核难过,使得一些渴望入局的企业往往采取打擦边球的手段进行运作。现在与之前相反,只要企业的报备资料没问题,再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企业就可以入局。而一旦企业产品出现违规,将面临比之前更加严厉的处罚。外界普遍认为,国内保健食品行业监管日益收紧,保健食品的发展也将在有序的形势下步入快车道。《保健食品备案工作指南(试行)》的发布,表明了政府对保健食品问题的认识和治理的动向,将驱动包括养生保健品在内的大健康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奶粉注册新政精简流程再度细化 告别“吹唬式”标签

  5月25日,《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申请材料项目与要求(试行)(2017修订版)》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标签规范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发布。这两份指导性文件对奶粉配方注册需要的材料项目与要求的部分条款做了相应简化,对于标签的标识要求更加明确。相关奶企对此表示,此次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但大致的方向仍然未变,未来企业准备的材料有所简化。

  点评:婴幼儿奶粉标签要有规矩     

  我国婴幼儿奶粉导向性宣传很强,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消费者往往盲目追求奶粉的某种功能,失去对奶粉实质的理智对待。

  此次奶粉注册新政对乳粉标签、配方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虚假、夸大、违反科学原则或者绝对化的词语;涉及预防、治疗、保健功能的词语;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功能性表述;庸俗或者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词语;人体组织器官等词语均不能使用。这是奶粉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责任,也是奶粉市场进一步规范化的重要保障。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发布 积极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

  5月22日,中国营养学会在第13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上公布了《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向糖尿病患者提出“吃、动平衡”“清淡饮食”等8条营养健康建议,为2型糖尿病患者及关注健康的普通读者提供膳食指导,同时也为各级医生、护士、营养(医)师、糖尿病教育、卫生管理等专业人员进行糖尿病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借鉴,从营养治疗的角度推进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点评:科学指导“糖友”膳食营养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以循证医学为基础,既参考了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近年的临床试验成果及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又结合我国糖尿病营养治疗相关研究数据,针对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类食物进行了逐一循证。同时,为了方便应用和理解,《指南》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常见问题作了逐一回答,并将糖尿病患者关心的日常常见食物与糖尿病健康问题在科学研究基础上,转化成生动形象的科普知识,为糖尿病患者在家的合理膳食、防控疾病提供科学指导。

  我国首次发表肥胖防控蓝皮书 为肥胖防控提供“流程图”

  5月22日,我国首次以蓝皮书的形式发表了一份用于肥胖治疗与预防的指南,明确了中国肥胖防治的优先人群、优先场所和关键环节;不同人群肥胖的诊断方法与分级标准;涵盖健康行为改变、药物、手术等手段的规范化个体肥胖干预流程等,旨在从技术层面为肥胖的防治提供全面参考,推动今后肥胖与慢性病领域的科研工作,支持多学科、多部门、多单位的国内、国际合作,也为政府制定健康体重管理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点评:多方发力降低肥胖隐患

  胖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慢性病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约40%的成年人肥胖或者超重,而儿童期的超重和肥胖患更会增加慢性疾病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病率。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肥胖是一种慢性病,是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结果,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得到多方面的广泛支持,才能有效防控肥胖,达到健康体重。蓝皮书提倡将肥胖的防控贯穿整个生命周期,全社会共同参与完成。这能有效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降低肥胖造成的各种经济和社会负担,促进我国肥胖防治工作的发展。

  全国多省市“脚臭盐”下架 多家盐企受处罚

  5月,全国多地曝出一种“脚臭味”食盐,该食盐由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商标名为“代盐人”深井岩盐,被加热或用手搓后,会散发出浓烈脚臭味,企业相关人称导致食盐产生臭味的是丁酸,对人体无害。随后,安徽阜阳、山东泰安和莱芜、江苏海门、江西新余和南昌等地都相继爆出“脚臭盐”。此后,各地相关职能部门均对这些盐进行了查封,多地“脚臭盐”下架。

  点评:部门监管须强化

  按照国家标准,对食盐的要求有一条是无异味,检测方法很简单,就是闻一下,或者用温开水冲盐水漱口后品其滋味。如果打开包装就已经有臭味,显然是不合格的,因此超市下架是正确选择。

  对于“脚臭盐”的巨大异味,消费者和经销商等不借助仪器都可以闻到,但大批量的“脚臭盐”还是流向全国各地。这说明,相关问题绝不是暂扣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许可、暂停其生产经营活动就能了事的,而是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有效快速作为。只有更详细深入地细致调查、更多内容的公开和全面公正的处置,才可能消除群众的疑虑和平息“脚臭盐风波”。

  中国食品报社品牌研究院成立 探索品牌建设理论与实践

  由中国食品报社联合多家国内大型食品企业和食品营销机构共同发起的中国食品报社品牌研究院于首个“中国品牌日”当天正式成立。中国食品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国胜指出,加快食品企业品牌建设步伐,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品牌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以品牌竞争实现创新发展。他强调,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再次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中国食品品牌来说,抓住这个绝佳机遇,对实现国际化拓展至关重要

  点评:以“品牌建设”为中心画圆    

  当前,仍有一部分中小型食品企业面临困境,一方面存在管理不当、资源不足现象,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在品牌塑造、营销方式上跟不上时代变革,产品更新抓不住现代消费者的喜好。不少企业对自身优势缺乏清晰认识,不懂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营销,仍停留在区域性、小规模的传统售卖层面。

  中国食品报社品牌研究院的成立,顺应了食品行业发展潮流,是立足当前形势、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的明智之举、智慧之措。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品牌建设的指示精神的背景下,品牌研究院能够培育和提高食品企业品牌意识,引领行业从品牌广告、品牌营销到品牌生态圈发展理念,总结推广标杆食品企业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食品品牌建设提供发展动力,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食品名片”甄选活动启动 推动更多品牌发展

  为扩大食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由中国食品报社发起的“中国食品名片”甄选活动于我国首个“中国品牌日”当天正式启动。

  当今,我国食品行业一大批优秀品牌在各自的领域内诠释着“质造”精神。宣传优秀品牌,讲好食品故事,将会推动更多品牌的快速发展。

  “中国食品名片”甄选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中国食品品牌的竞争力,树立中国食品形象,同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激发食品工业新动能,助力食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满足人们更高的消费需求。

  “中国食品名片”甄选活动自5月10日起,以社会推荐和企业自荐的方式,通过甄选、公示,推出一批能代表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中国食品名片”,同时各个省市“食品名片”也在紧张甄选中。

  点评:以“名片”诠释“质造”精神

  “中国食品名片”甄选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中国食品品牌的竞争力,树立中国食品形象,同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助力食品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满足人们更高的消费需求。

  活动启动后,一部分注重品质、注重食品安全的品牌企业,势必会脱颖而出,从而实现以优秀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食品产业转型升级。